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 系列讲座 第二期
(视频回放)(长期招募听众)
【主讲专家简介】

王来贵 工学博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十三届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地方联合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7项,现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课题主持人;先后在《中国科学基金》、《中国基础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如何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论文18篇;2019年4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作序推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之路——认识现象·探索规律》一书;曾在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所等单位开展辅导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讲座近250场。
报名方式: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访问报名网址:cefmooc.com报名,或者直接联系会务组张老师报名。
交费金额:200元/人(含宣传推广费、平台费、专家费和会务组劳务费等)。
交费方式:可通过支付宝扫码、微信扫码、银行对公账户汇款和现场刷卡4种方式缴付(如需公务卡支付,将其绑定至支付宝或微信即可)。
报销凭证:报名交费成功后,请将汇款凭据截图或拍照发给会务组联系人微信(z18501371629)、QQ(498821617)或邮箱(zhangqj@cef.ac.cn)。会务组将回复扫描版的正式会议通知,打印后可用于向单位借款和请假。主办单位提供正式盖红章的培训通知和正规发票(可开培训费或会议费等,电子版发票或纸版发票均可)供单位报销使用。
听课方式:每期报名人数满10人后,预约腾讯会议播放回看视频。
其它未尽事宜可随时联系会务组。
对公账户转账信息:
【课程咨询】
联系人:张老师
微信:z18501371629
Q Q:498821617
邮箱:zhangqj@igsnrr.ac.cn
【更多讲座】
了解跟多学术讲座信息及科研能力提升课程,请关注“中科博学大讲坛”微信公众号,或加入中科博学大讲坛QQ群(群号:160801420)。

“中科博学大讲坛”服务号

“中科博学大讲坛”订阅号
(摘自科学出版社公众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否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则用来指导不同专业申请书的撰写?这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作序推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之路——认识现象·探索规律》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包含四部分内容,即关于科学研究、关于科学研究的选题、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就是以系统科学哲学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现象,思考科学问题,探讨本质规律,在理顺科学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寻求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之路
——认识现象·探索规律
王来贵 朱旺喜 著
责任编辑:刘宝莉
ISBN 978-7-03-060241-1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03
从事科学研究要从学会做人起步,在继承和弘扬科技文化的基础上,该书首先提出科研活动是一项崇高快乐的事业,要将高尚的人格与远大理想相结合,将科学精神与坚定信念相统一;掌握科学研究的规律性,把握科学理论的内涵及其认识路线,选择具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适宜自身情境的科研方向,以解决科学问题、工程问题、技术问题、方法问题或综合性问题为研究目标,抓住新概念、新结构、新环境、新原理、新模型、新方法等创新思路,为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选择科学研究方向提供了帮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之路——认识现象·探索规律》采用系统科学哲学的思维方式,将各种工程(科学、管理、经济等)背景等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依据系统科学原理,从时空演化的角度,分析系统结构、边界、环境构成,阐述了推动系统结构演化的内动力、外动力、内外联合或耦合动力,提出了要研究系统孕育、潜伏、发生、爆发、持续、衰减、终止等不同演化阶段的演化机理及系统演化趋势、激扰响应关系与相互作用原理;并将系统所遇到的科学问题划分为系统结构类、系统环境类、系统演化机理类、系统演化模型类、研究方法类以及系统调控原理类问题等,进而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划分为相应的不同类型,为从生产与社会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提供了思路。
建立科学理论是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强调基础科学研究中的概念组合与概念拓展,提出了基础科学研究中的特征结构法,阐述了科学研究中的结构非线性、环境非线性、结构响应非线性等问题的研究思路;针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出了结构假说、环境假说、结构响应假说及综合假说的观点,拓展了科学假说的内涵;同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中的反问题、因果关系与统计规律、实验研究中的理论模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理解和掌握这些科学概念、研究方法,对申请、评审甚至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者提出系统的结构模型、边界模型、环境模型、演化动力模型及演化过程模型等,深入阐释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理”类、“模型”类项目的科学内涵;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申请书中各个部分的书写要求。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题目、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等部分分别给出了案例分析。这些工作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基础研究是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本质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等为基本使命,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研究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革新提供理论指导。该书的研究思路是将事物的内因(系统结构)、外因(系统环境)、系统内外因相互作用过程的哲学分析思路进一步具体深化,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普适性指导思路,不仅适用于研究工程技术中凝练的科学问题,而且对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地学等基础学科或应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也有普遍的参考价值。相信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迸发灵感,凝练科学问题,掌握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察标求本,寻流溯源,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评审、实施及完成做出贡献。
本文摘编自王来贵,朱旺喜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之路——认识现象·探索规律》。